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uwlhkv70k2a01ujea7nanlc/comments
網紅小吳和紀卜心共同創立的「十盛熟成奶茶專賣店」,近期因奶茶成分引發爭議,消基會點名「奶茶使用的奶品標示不清」,引發網友議論。本集我們將從「一致性」觀點,探討「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」,對消費者及企業主的啟發。
以下是本集逐字稿,請參考。
如您無法完整閱讀逐字稿,請至本頻道網站閱讀。
「亞瑟邏輯學堂」網站:https://arthur-logic.firstory.io/
EP22-邏輯日常生活應用之四:從一致性觀點探討「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」
嗨!大家好!我是亞瑟,歡迎再次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邏輯讓你不再受困於「思維迷宮」中,讓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;讓你開啟思維新境界,成就非凡人生!
網紅小吳和紀卜心共同創立的「十盛熟成奶茶專賣店」,近期因奶茶成分引發爭議,消基會點名「奶茶使用的奶品標示不清」,引發網友議論。本集我們將從「一致性」觀點,探討「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」,對消費者及企業主的啟發。
壹、事件源起
事件源自於「十盛熟成奶茶專賣店」,其所販售的「奶茶」不是純鮮奶茶,該品牌宣稱使用「熟成生乳」,實際上採用「北海道生乳粉搭配奶精」,引發爭議。對此,網紅醫師蒼藍鴿在節目《蒼藍鴿的醫學天地》指出,奶精為「超加工食品」,且奶精不是奶是油,「茶加奶精,其實就是茶加油」。
「奶精」主要是由棕櫚油、椰子油等植物性油脂,經過部份氫化處理後製成,並添多種乳化劑、色素、香料…等添加物,如此可以讓油品更穩定、更好吃,但價格相對低廉,「奶精」加在飲料內,只是為了增加「奶味」。
類似案例,十一年前(102年)由藝人小S代言、其夫婿許雅鈞投資的「胖達人手感烘焙」麵包店,產品標榜以天然酵母製作、無化學添加物,卻遭香港網友踢爆含有人工香料,在持續追查和社會輿論的壓力下,業者終於坦承使用人工香精製作麵包。亦是一典型案例。當年,消基會接受1,060名消費者的委託,提起團體訴訟,經「纏訟10年」,結果於去年出爐。判決認定胖達人麵包,確實不符合廣告內容,消費者應享有「安心食用產品」的權益,而非擔憂因食用產品對健康造成傷害。然而,因麵包添加的人工香精,無法確定對消費者健康產生多大影響,法院最終判定,需賠償消費者部分損失。
以「食品成份標示不符」、或「食品成份標示不實」等關鍵字,在網路上,我們都可查尋到許多違規報導,「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」、「胖達人烘焙摻人工香料風波」該二事件會引發軒然大波,應與網紅或明星有關。類似事件,應是經常就在我們身旁發生,只是我們不知覺。
俗話說:「內行看門道,外行看熱鬧」,同一個事件,內行的人探索其內涵,外行的人則看其表面。接著,我們將從「一致性」觀點,探討「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」,對消費者及企業主的啟發。
在進入主題之前,我們先回顧本頻道第21集(EP21-邏輯一致性:理性思維的基石)中之重點。
重點一:「邏輯一致性」要求我們在一論證的推論過程中確保以下三點:
1.前提的一致性
2.推論過程的合理性
3.結論的一致性
重點二:一論證中,「不一致」的主要型態有二:
型態一、矛盾前提(提出相互矛盾的理由)
型態二、矛盾結論(提出與結論相矛盾的理由)
貳、從「一致性」觀點,探討「十盛奶茶風波」對消費者的啟示
「十盛奶茶」事件,不僅是品牌經營的警示,對於我們每個人,尤其是在消費行為上,也有著深刻的啟示。
一、消費不再盲目,了解資訊透明的重要性
主動求證: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,不要輕易被廣告、或品牌形象所迷惑,應主動查詢產品成分、生產過程等相關資訊,以做出更理性的選擇。
關注標籤:購買食品時,仔細閱讀食品標示,了解成分列表,特別留意添加物。
比較不同品牌:同類產品,不同品牌之間的成分、品質可能存在差異,多方比較有助於做出更佳選擇。
二、注意品牌形象與實際表現的落差
勿以貌取物:品牌形象只是產品的一面,並不能代表產品的全部。
重視產品本質:我們應更注重產品的實際品質和功能,而非過度看重品牌形象。
不盲從潮流:不要盲目跟隨潮流,而是根據自身需求和價值觀做出選擇。
三、個人價值觀與消費行為的連結
消費是一種價值觀表達:我們的消費行為,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。
選擇符合自身價值觀的產品:我們可以透過消費行為,來支持自己認同的品牌和理念。對有不良記錄的企業,如102年黑心油事件、103年餿水油事件之相關企業,抵制並拒絕再購買其產品。
拒絕虛假宣傳:對虛假宣傳說「不」,鼓勵企業誠信經營。
四、維護自身權益,勇於發聲
維護自身權益:當發現產品與宣傳不符時,應勇於維護自身權益,向相關部門投訴。
參與監督:我們可以透過參與產品評價、分享消費經驗等方式,共同監督市場。
五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
不人云亦云:不要輕易相信他人推薦,尤其是網紅、明星…等,而是要獨立思考,依自身需求形成自己的判斷。
多方求證:在做出決定前,多方收集資訊,進行比較分析。
「十盛奶茶」事件提醒我們,作為消費者,我們不僅是產品的使用者,更是市場的一份子。透過提升自身的消費意識和判斷能力,我們可以共同營造一個更加誠信、透明的消費環境。
參、從「一致性」觀點,探討「十盛奶茶風波」對企業主的啟示
一、品牌形象一致性的崩塌
消費者信任的破滅:十盛奶茶一直以來給消費者一種健康、天然的形象,此次事件,無疑動搖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基礎。
品牌價值的貶損:摻入奶精這種行為,與品牌所宣稱的品質背道而馳,嚴重損害了品牌的價值。
形象塑造的困難:要重建一個曾經崩塌的品牌形象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時間成本。
二、產品品質一致性的缺失
品質管控的漏洞:事件暴露了十盛奶茶,在產品品質管控方面的嚴重缺失,無法保證產品與所宣稱品質一致。
消費者疑慮的加深:消費者開始對十盛奶茶的其他產品產生質疑,懷疑是否存在其他隱瞞。
產品競爭力的下降:在消費者心目中,十盛奶茶的產品競爭力將大幅下降。
三、企業行為一致性的矛盾
宣傳與事實不符:十盛奶茶的宣傳,與實際產品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,這種不一致性讓消費者感到被欺騙。
社會責任的缺失:企業沒有履行好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,導致了此次事件的發生。
企業文化的反思:企業內部是否存在以營利為目的,忽視產品品質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?
四、危機處理一致性的不足
反應遲緩:在事件發生後,十盛奶茶的危機處理顯得過於遲緩,沒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。
信息不透明:企業在危機處理過程中,信息不透明,加劇了消費者的憤怒。
誠意不足:企業的道歉和補救措施缺乏誠意,無法平息消費者的怒火。
五、對企業的啟示
重視品牌形象建設:企業應從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,並堅持不懈地維護。
加強產品品質管控:建立完善的產品品質管控體系,確保產品的一致性。
誠信經營:企業應以誠信為本,言行一致,不欺騙消費者。
完善危機處理機制:建立健全的危機處理機制,以便在危機發生時能夠迅速、有效地應對。
強化企業社會責任:企業應承擔起社會責任,為消費者提供安全、放心的產品。
「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」對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鐘,「一致性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。只有在品牌形象、產品品質、企業行為、危機處理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性,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,實現企業的持續經營。
總結本集重點如下:從「十盛奶茶」事件中,我們學習到:
* 消費要保持理性,不盲從。
* 產品資訊透明至關重要。
* 產品品質與品牌形象並重。
* 消費者應勇於維護自身權益。
下集我們將聊聊:「演繹論證」與「非演繹論證」
本集關鍵字:黑心油事件、餿水油事件
本學堂提供音頻文字稿,歡迎線上閱讀。
我們的節目內容在各大Podcast、YouTube同步上架,請搜尋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謝謝收聽!歡迎下次再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
十盛奶茶摻奶精風波未息 網紅蒼藍鴿揭恐怖真相:喝下去的其實是油
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5210697
十盛摻奶精1成分「害人破戒」!醫酸:沒買1送1解決不了的事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D%81%E7%9B%9B%E6%91%BB%E5%A5%B6%E7%B2%BE1%E6%88%90%E5%88%86-%E5%AE%B3%E4%BA%BA%E7%A0%B4%E6%88%92-%E9%86%AB%E9%85%B8-%E6%B2%92%E8%B2%B71%E9%80%811%E8%A7%A3%E6%B1%BA%E4%B8%8D%E4%BA%86%E7%9A%84%E4%BA%8B-022502406.html
一文看懂-台灣網紅紀卜心、小吳認「十盛奶茶摻奶精」 牛奶vs.奶精一文看懂 - VOCO News|北美華人即時新聞
https://news.vocofm.com/health-news/104155/#google_vignette
鮮奶茶風波! 「奶精」真的十惡不赦嗎? 藍鴿的醫學天地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dzi_FhTQoM
Mail:artchen11@mail.com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uwlhkv70k2a01ujea7nanlc/comments
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:「根治腎臟病」、「根治高血壓」…等廣告,或類似新聞報導如「重磅消息,糖尿病可根治…」等訊息。本集我們將聊聊:這些「可疑訊息」可靠嗎?我們如何分辨其真偽?
在這兒,我們提供二種方法,讓您查核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…等可疑訊息」,並分辨其真偽。
方法一:消極懶人法
至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或「MyGoPen(台語諧音-麥擱騙)」查詢
方法二:積極解決法。
步驟一:查核「主角(醫生、或專家)」的可信度。
步驟二:查核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」的可信度。
步驟三:查核「報導或廣告網址」是否會變更。
步驟四:查核「主角」是否會更動。
以下是本集逐字稿,請參考。
如您無法完整閱讀逐字稿,請至本頻道網站閱讀。
「亞瑟邏輯學堂」網站:https://arthur-logic.firstory.io/
EP20-邏輯日常生活應用之三:「重磅消息,糖尿病可根治」可信嗎?
嗨!大家好!我是亞瑟,歡迎再次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邏輯讓你不再受困於「思維迷宮」中,讓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;讓你開啟思維新境界,成就非凡人生!
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:「根治腎臟病」、「根治高血壓」…等廣告,或類似新聞報導如「重磅消息,糖尿病可根治…」等訊息。本集我們將聊聊:這些「可疑訊息」可靠嗎?我們如何分辨其真偽?
為了規避監管單位查緝、防止網站被封鎖、增加可信度、針對不同的疾病或症狀精準行銷、以及掩蓋非法行為。不肖業者,藉由不斷更換網址,使用虛假醫師、或虛假專業人士…等,來規避封鎖、混淆視聽,讓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偽,同時也增加執法單位,追蹤這些非法活動的難度。最後,更換網址能在被查緝前迅速轉移陣地;虛假醫師讓監管單位,難以查到個人身上,用以逃避法律責任。針對業者的這些應變行為,我們擬定了「消極懶人法」及「積極解決法」二種「可疑訊息」查核方法,提供你參考,讓你有能力分辨「可疑訊息」的真偽,讓你不再「病急亂投醫」。
壹、「可疑訊息」查核方法
方法一:消極懶人法
至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或「MyGoPen(台語諧音-麥擱騙)」網站,查詢是否已有該「可疑訊息」的查核結果。如尚未有相關查核結果,你可將該「可疑訊息」委請查核。
當然,這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,但也失去了自我訓練「提昇邏輯思維、及偵測神經敏感度」的機會。
方法二:積極解決法
步驟一:查核「主角」的可信度
將「可疑訊息」中提及的「主角(可能是醫師)」,搜索其相關資訊,比對其與「可疑訊息」內提及的內容是否吻合。
步驟二:查核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」的可信度
「可疑訊息」中提及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」,是否有具體成分、來源、臨床試驗結果等相關資訊。如有則進一步查詢其可信度。
步驟三:查核「報導或廣告網址」是否會變更
注意該「可疑訊息」的網址,是否會變更;或與「可疑訊息」類似之「標題」,變身成另一篇「新聞報導」或「廣告」。
步驟四:查核「主角」是否會更動
注意該「可疑訊息」中提及的「主角(可能是醫師)」是否會更動。
貳、案例查核說明
我們將以這篇類似新聞報導的廣告:「重磅消息!台灣名醫逆轉糖尿病,還不用藥,原來靠的是它」為例,依上述方法查核,並說明如下。當然我們還是期待你自己動手試試。
方法一:消極懶人法
以關鍵字「重磅消息!台灣名醫逆轉糖尿病」,至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及「MyGoPen(台語諧音-麥擱騙)」網站查詢,結果如下:
「MyGoPen(台語諧音-麥擱騙)」網站:尚未有相關查核結果。
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網站:於113年7月6日,已有人委請查核該報導真實性,然尚無人回應。網站以AI初步分析此訊息結果如下,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,先帶給您一些想法。
這則訊息中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包括以下幾點:
1.該訊息宣稱有一位台灣名醫逆轉糖尿病,但並未提供具體的醫學證據或研究報告支持這一說法,因此閱聽人需要懷疑其真實性。
2.訊息中提到的所謂「千年祖傳降糖特效方」並未提供具體成分、來源、臨床試驗結果等相關資訊,缺乏透明度和可信度。
3.訊息中多次提到的「趙仁義醫師」在糖尿病研究領域非常出名,但並未提供相關的醫學背景、研究成果或專業機構的認可,因此需要對其專業性提出質疑。
4.訊息中描述的一些案例故事,如腎臟被割除後逆轉糖尿病、腳部潰爛痊癒等,缺乏具體的醫學證據支持,可能存在誇大或不實之虞。
總之,閱聽人應保持懷疑的態度,對訊息中的宣稱進行深入思考和查證,以確保自身的健康和安全。
方法二:積極解決法
步驟一:查核「主角」的可信度
將「可疑訊息」中提及的「主角(可能是醫師)」,搜索其相關資訊,比對其與「可疑訊息」內提及的內容是否吻合。
在「重磅消息!台灣名醫逆轉糖尿病,還不用藥,原來靠的是它」這篇報導中,提及的「主角」為郭鈞泯醫師,查詢「衛生福利部>醫事查詢系統>醫事人員查詢」系統,並無此醫師(包含中醫及西醫)。
另採用Google以「郭鈞泯醫師」搜尋,查得「郭鈞泯中醫師」,為香港註冊中醫師,被深圳市中醫藥傳承發展研究院聘為中醫師、研究員,負責日常臨床服務以及中醫藥先行先試方面的行政工作。此與報導中提及的「主角」郭鈞泯醫師,顯然不是同一個人。除此之外,並無查得其他「郭鈞泯醫師」的相關報導或資料。
步驟二:查核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」的可信度
「可疑訊息」中提及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」,是否有具體成分、來源、臨床試驗結果等相關資訊。如有則進一步查詢其可信度。
在這篇報導中,提到的所謂「千年祖傳降糖特效方」,並未提供具體成分、來源、臨床試驗結果等相關資訊。網路亦查無該「特效方」之相關資料。
步驟三:查核「報導或廣告網址」是否會變更
注意該「可疑訊息」的網址,是否會變更;或與「可疑訊息」類似之「標題」,變身成另一篇「新聞報導」或「廣告」。
於113年7月6日,有人委請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網站,查核該報導真實性,我們點選連結網址時顯示:無法連上這個網站,表示現在(113年8月27日)該網址已不存在,目前看到的該篇報導其網址已變更。
另採用Google以「台灣名醫逆轉糖尿病」搜尋,查得該篇報導之變形廣告「逆轉糖尿病,高血壓,還不用藥】台灣國寶雞角刺」,其中「主角醫師」為劉一鳴,查詢「醫事人員查詢」系統,並無此醫師(包含中醫及西醫)。
步驟四:查核「主角」是否會更動
注意該「可疑訊息」中提及的「主角(可能是醫師)」是否會更動。
於113年7月6日,有人委請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網站,查核該報導真實性時,當時該篇報導之「主角醫師」為趙仁義醫師,目前(於113年8月27日)該報導之「主角醫師」為郭鈞泯醫師,在「逆轉糖尿病,高血壓,還不用藥】台灣國寶雞角刺」廣告,其中「主角醫師」為劉一鳴醫師。經查詢「醫事人員查詢」系統,並無此三位醫師(包含中醫及西醫)。
以上,是我們的查核結果,你要不要相信該篇報導、或廣告,就須依靠你自己的判斷抉擇了。
摘要本集重點如下: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…等可疑訊息」查核及分辨真偽方法。
方法一:消極懶人法
至「Cofacts真的假的」或「MyGoPen(台語諧音-麥擱騙)」查詢
方法二:積極解決法
步驟一:查核「主角」的可信度
步驟二:查核「特效藥方、或治療法」的可信度
步驟三:查核「報導或廣告網址」是否會變更
步驟四:查核「主角」是否會更動
下集我們將聊聊:邏輯一致性
本集關鍵字:Cofacts真的假的、MyGoPen麥擱騙
本學堂提供音頻文字稿,歡迎線上閱讀。
我們的節目內容在各大Podcast、YouTube同步上架,請搜尋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謝謝收聽!歡迎下次再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
醫事人員查詢 衛生福利部
https://ma.mohw.gov.tw/Accessibility/DOCSearch/MASearchDOC
重磅消息!台灣名醫逆轉糖尿病,還不用藥,原來靠的是它
https://www.nvaoeofe02.top/
Cofacts真的假的查核結果
https://cofacts.tw/article/3089j65f9oteg
Cofacts真的假的查核結果-查核之網址(現已無法連結)
https://deasy.shop/jttc1/?banner=futurekey4620240625307804_1
【台灣名醫劉一鳴,逆轉糖尿病,高血壓,還不用藥】台灣國寶雞角刺
https://lohasyoupin.com/product/%E5%8F%B0%E7%81%A3%E5%9C%8B%E5%AF%B6%E9%9B%9E%E8%A7%92%E5%88%BA/?v=3d9975706be3
Cofacts真的假的
https://cofacts.tw/
MyGoPen事實查核
https://www.mygopen.com/
假訊息查證參考資訊 - 法務部調查局
https://www.mjib.gov.tw/EditPage/?PageID=adf9b60f-98af-4b65-b996-4f74145a4cd0
Mail:artchen11@mail.com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uwlhkv70k2a01ujea7nanlc/comments
上集(EP18-邏輯謬誤之二:相關不等於因果)我們提及了,許多保健品僅為「食品」,並非「健康食品」。本集我們將聊聊:如何利邏輯思維協助你分辨,你吃的保健品是否具有「增進健康、減少疾病危害風險,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功效」的「健康食品」,還是「食品」。
以下是本集逐字稿,請參考。
如您無法完整閱讀逐字稿,請至本頻道網站閱讀。
「亞瑟邏輯學堂」網站:https://arthur-logic.firstory.io/
EP19-邏輯日常生活應用之二:你吃的保健品是「健康食品」還是「食品」
嗨!大家好!我是亞瑟,歡迎再次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邏輯讓你不再受困於「思維迷宮」中,讓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;讓你開啟思維新境界,成就非凡人生!
上集(EP18-邏輯謬誤之二:相關不等於因果)我們提及了,許多保健品僅為「食品」,並非「健康食品」。本集我們將聊聊:如何利邏輯思維協助你分辨,你吃的保健品是否具有「增進健康、減少疾病危害風險,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功效」的「健康食品」,還是你吃的僅是「食品」。
「健康食品」既然是「食品」的一種,它一定與「食品」有所不同,我們就從『「健康食品」跟「保健食品」有什麼不一樣?』談起,包含如何識別「健康食品」;接著談談「健康食品一定有效嗎?」;最後提出購買及食用「健康食品」應注意的事項。請發揮你「邏輯思維」偵錯神經,讓自己買的安心,吃的安心。
壹、「健康食品」跟「保健食品」有什麼不一樣?
「健康食品管理法」施行後,「食品」須向衛生福利部,申請健康食品查驗登記,取得許可後,始得稱做「健康食品」。一般食品不得擅自標示或廣告為「健康食品」,或是具有健康食品之「保健功效」,而坊間所稱之「保健食品」,其實就是一般食品,僅能做為營養補充,兩者並不相同。
貳、「健康食品」分那二大類?
第一軌為「個案審查」:產品需執行安全性、功效性及安定性試驗,經衛生福利部審查評估產品安全無虞並具保健功效,始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。目前得宣稱之保健功效計有:「護肝」、「抗疲勞」、「調節血脂」、「調節血糖」、「免疫調節」、「骨質保健」、「牙齒保健」、「延緩衰老」、「促進鐵吸收」、「胃腸功能改善」、「輔助調節血壓」、「不易形成體脂肪」、「輔助調整過敏體質」等13項。產品所准許宣稱之「保健功效及其宣稱敘述」,取決於個別產品所提出科學驗證之結果。
第二軌為「規格標準審查」:產品成分符合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健康食品規格標準,該等成分已由學理確立產品保健功效,無需個案進行保健功效評估試驗,目前已公告的健康食品規格標準為「魚油及紅麴」兩項,凡獲得通過者,可宣稱之保健功效敘述均相同。如:魚油類產品可標示:「本產品可能有助於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;其功效乃由學理得知,非由實驗確認」;紅麴類產品可標示:「本產品可能有助於降低血中總膽固醇;其功效由學理得知,非由實驗確認」。
通過審查的產品會給予健康食品(小綠人)標章,消費者可以從產品包裝上的標章及字號來辨別一、二軌,第一軌的產品上標有「衛部健食字第A00000號」,第二軌的產品標有「衛部健食規字第000000號」,少一個A字。
貳、「小綠人標章」代表什麼?
「小綠人標章」代表該產品是經過衛生福利部核准的「健康食品」。 健康食品是指具有「保健功效」,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之食品。「保健功效」係指增進民眾健康、減少疾病危害風險,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之功效,非屬治療、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。
參、標示小綠人之「健康食品」一定有效嗎?
我們一再強調「相關不等於因果」,所以吃有小綠人標章的食品,不代表就能變健康,但至少吃的還是經過認證核可的食品,相較來路不明的產品仍較為安全。使用時應依照個人需求,選擇有品牌的產品,誇大或宣稱有太多效果的保健品應存疑,自己學會看標示,認清成分,並進一步查證,才能吃得安全。
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,在臉書上發文表示,即便是有小綠人標章的「健康食品」,也只能說是含有「調節生理機能」成分的食品,只能調節或改善生理機能,但是否能將「機能調回正常、變健康」,就不是這些食品能保證的了。
肆、如何查詢「健康食品」?
對於核准通過之「健康食品」,須於產品包裝標示「健康食品」字樣,及「小綠人」圖像、許可證字號、保健功效敘述等相關規定項目。核可產品資訊公布於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站;亦可至「健康食品查驗登記許可證資料查詢」網站,輸入「健康食品」相關資料查詢。
伍、吃保健食品會傷腎、傷肝嗎?
對於慢性病患者而言,如腎臟病、糖尿病患者,一定(不是建議而是一定)要和你的專科醫生,或家庭醫生討論,慎選保健食品,若選擇不適當的保健食品,不僅無法增進健康,甚至會傷害腎臟最終走到洗腎。
今年(113年)日本小林製藥含紅麴保健食品風暴,多名消費者食用後罹患腎臟疾病,甚死亡案例。台灣業者也曾輸入小林製藥紅麴原料,下游廠商製成紅麴膠囊販售,截至113年8⽉23⽇,食藥署公布共有250件產品進行預防性下架。
陸、有「小綠人標章」就一定安全嗎?
「小綠人標章」是衛生福利部設立的「健康食品」認證標章,代表產品經過功效、安全性等審查,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產品品質。但因為個人體質差異、過度依賴健康食品、錯誤使用…等因素,都可能影響產品的安全性。因此在選購時,除了參考「小綠人標章」外,更應該依據自身需求和身體狀況,選擇正規通路、仔細閱讀產品標示,並在必要時諮詢醫生。總之,「小綠人標章」是選擇健康食品的重要參考,但你仍需具備判斷能力,做出明智的選擇。以下幾個事項,是你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一、保健功效不等於有醫療效果
保健食品是食品,不是藥品,它的功能是保健,而非治療疾病。即使有小綠人標章,也不能取代藥物治療。生病就應該去看醫生!
二、避免食用過量
任何食品過量攝取,都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,即使是健康食品也不例外。應依照產品標示的建議攝取量食用。多吃不一定有害,但絕對無益,還可能因此提高疾病風險。
三、個人體質差異
小孩、孕婦、過敏體質,或患有慢性疾病者,隨便吃保健食品可能會導致一般人不會有的副作用,不可不慎重。使用前應徵詢醫師的意見。
四、避免過度依賴健康食品
健康食品是作為飲食的補充,而不是替代正常的均衡飲食,過度依賴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。
五、錯誤使用
即使是通過認證的產品,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,仍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六、購買及使用注意事項
選擇正規通路購買,例如:大型超市、藥局,或有信譽的網路商城購買,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的產品。購買前仔細閱讀產品標示,除了小綠人標章,也要注意產品的成分、建議攝取量、保存方式等資訊。如有正在服用其他藥物,應在食用前諮詢醫師或藥師的意見。
我們經常在網路上看到:「根治腎臟病」、「根治高血壓」…等廣告,或類似新聞報導如「重磅消息,糖尿病可根治…」等訊息。下集我們將聊聊:這些訊息可靠嗎?我們如何分辨其真偽?
本集關鍵字:健康食品、小綠人
本學堂提供音頻文字稿,歡迎線上閱讀。
我們的節目內容在各大Podcast、YouTube同步上架,請搜尋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謝謝收聽!歡迎下次再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
健康食品管理法
https://law.moj.gov.tw/LawClass/LawAll.aspx?PCode=L0040012
健康食品查驗登記許可證資料查詢
https://consumer.fda.gov.tw/Food/InfoHealthFood.aspx?nodeID=162
「健康食品」有2款,食品藥物管理署來說分明!
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3206-21515-1.html
什麼是「健康食品」?讓食品藥物管理署來告訴您!
https://www.mohw.gov.tw/cp-3203-21850-1.html
健康食品概說暨網頁導覽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1776
有吃有保健?正確認識健康食品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59001
日本的保健食品還能讓人放心嗎?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29845
Mail:artchen11@mail.com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uwlhkv70k2a01ujea7nanlc/comments
Mail:artchen11@mail.com
EP04-邏輯日常生活應用之一:是否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
嗨!大家好!我是亞瑟,歡迎再次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邏輯讓你不再受困於「思維迷宮」中,讓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;讓你迎向「全方位縝密思維」,勇敢面對人生中所有困境。
本集我們將聊聊:
邏輯日常生活應用:是否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
邏輯的日常應用可能有下些面向:
一、將邏輯思維應用到:見解、意見或主張相反的二方之間的爭論。
二、自己閱讀、觀看、收聽:書籍、新聞、報章雜誌…等,利用邏輯思維對其中之論證進行評估判斷。
三、利用邏輯思維協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決定。
這一集,我們將先就第一個面向談談:
如何將邏輯思維應用到:見解、意見或主張相反的二方之間的爭論。例如第一集中我們談到的「海馬是魚」 or 「海馬不是魚」,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,雙方爭議的焦點為「海馬是不是魚」。
這一個面向的論證架構可大概區分為「議題、結論、理由」三個部份,以「海馬是不是魚」為例,分別說明如下:
議題(雙方爭議的焦點):是否「海馬是魚」
結論:是的「海馬是魚」 or 「海馬不是魚」
理由:舉出充分的理由或證據,支持「海馬是魚」的主張,或「海馬不是魚」的主張。
所有各種論證的「基本架構」,原則上都是一樣的,「議題」會被引導到一個「結論」上去,其中至少要有一個「理由」來支撐此結論。
論證的「基本架構」就如同一棟房屋一樣,想想自己就像在蓋房子,必須有堅固的柱子去支撐屋頂,避免房了倒塌。「堅強的理由」就如同房屋的柱子一般,用來支持「結論」,避免結論垮掉,主張被否定。
結論
/‾‾‾‾|‾‾‾‾\
/ | \
/| | |\
| ↗| |
↗| 理由| |↖
理由| | |理由
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‾
議題
以下我們就來聊聊,將邏輯思維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案例,請聽下列母子倆的對話:
場景:忙了一天剛下班回到家的媽媽,一進家門就看到上小學的兒子在客廳玩電動,而不是在房間寫功課。
媽媽生氣的說:你下課回家後怎麼不先寫功課,整天就知道玩電動。
兒子回了一句:媽,妳下班回家後,不也是先看電視嗎?
媽媽說:我上班八小時很累,回家先休息一下!
兒子馬上回應:妳上班八小時很累,我上課八小時也很累!
我們依「議題、結論、理由」三個部份,來分析整個這對母子談話的構架:
一、議題(雙方爭議的焦點):是否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
二、結論:媽媽心中的想法應該是: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。
兒子心中的想法應該是:「回家後應該可以先休息可打電動」。
三、理由:
第一回合:媽媽僅是責備兒子「回家後怎麼不先寫功課,整天就知道玩電動」,未提出理由說明為什麼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。
兒子針對媽媽的責備,未正面回應,僅回了一句:「媽,妳下班回家後,不也是先看電視嗎?」成功的將原先之
議題轉換成了:是否「下班或下課後可以先休息。」
第二回合:針對被轉換的議題,媽媽心中的結論應該是:我下班可以先休息看電視;說出來的理由是「我上班八小時很累,回家先休息一下!」
兒子針對媽媽的回應,又回了一句:「妳上班八小時很累,我上課八小時也很累!」,證成了「我下課回家後也可以先休息打電動」。
看看母子倆的對話,你有沒有發覺上小學的兒子,雖然沒學過邏輯,沒學過賽局理論,但他能將:是否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這一個議題(爭議焦點),成功的轉移為:是否「下班或下課後可以先休息」,並在接下來的對話中,採用跟媽媽一模一樣的理由,讓媽媽無法反駁,來達到「我下課回家後也可以先休息打電動」的目的。這兒子有沒有很高桿。
耶!完勝媽咪!
在這母子的對話中,母親犯了幾個邏輯上的錯誤:
第一、僅責備對方,未針對自己的主張提出充分的理由。
母親針對自己的主張: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,僅是責備兒子「整天就知道玩電動」,而未提出理由說明為什麼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。這就如同一間房屋僅有屋頂,而沒有柱子作支撐,房子怎能不垮了!
再說,責罵的話語容易引起兒子的反抗心態,對解決問題只有負面的效果。
第二、被對方成功的轉移了議題(話題)。
母親原先設定的議題(雙方爭議的焦點)為:是否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,被兒子轉移為:是否「下班或下課後可以先休息」。
兒子的這一句話:「媽,妳下班回家後,不也是先看電視嗎?」犯了「相似非難(你也一樣)」謬誤,沒有針對母親的話回應,而採「妳也跟我一樣」來反擊,這同時違反了邏輯四大定律「同一律」中之「偷換議題(轉移議題)」,母親沒有查覺,落入了兒子的陷阱而不自覺,慘啊。
兒子雖佔了上風,不代表兒子就是佔理的一方,因為兒子沒有就事論事,犯了「相似非難(你也一樣)」謬誤,且違反了邏輯「同一律」中之「偷換議題(轉移議題)」。
如果,母親有查覺議題被轉換了,可適時的將議題再拉回正軌,也可將問題丟回給兒子,詢問兒子為何回家後沒有先做功課,畢竟反駁對方的理由,遠比尋找合理理由簡單的多。
第三、針對議題,所提出的理由,或許可以支持其主張,但同時也給了對方相同的理由,支持其主張。
針對被轉換的議題:是否「下班或下課後可以先休息」,母親所持的理由是「我上班八小時很累,回家先休息下!」,用以支持:我下班可以先休息看電視。這理由或許可以支持母親的主張,但同時也給了兒子相同的理由,支持其主張:「我下課回家後也可以先休息打電動」。母親再次落入下風。慘!慘!慘!
母親了解了自己的錯誤後,利用哆拉A夢的時光機,時光重回事發當時:
場景:忙了一天剛下班回到家的媽媽,一進家門就看到上小學的兒子在客廳玩電動,而不是在房間寫功課。
媽媽和氣的說:下課回家肚子餓了嗎?要先吃些點心嗎?功課做完了嗎?
在這一次的場景中,母親採用和氣的話語,先關心一下兒子,再引入主要議題:是否「小朋友回家後應該先寫功課」。如此應可避免兒子採取對抗立場,轉移話題,導致議題失焦,如此應該比較較容易討論出,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法。
生活中有許多如同上述類似的案例,基本上都沒有所謂的「標準解決方案」,在這兒我們僅提出一個邏輯思維的基本架構,供妳在有限的時間內,快速的掌握雙方的爭議點(議題),想出充分的理由,用來支持妳的主張,或反駁對方的主張,並避免轉移話題,有效合宜的解決所面對的問題。
摘要本集中提到的「邏輯思維」技巧如下:
思維技巧:爭論之論證架構(由「議題、結論、理由」組成)
議題:雙方爭議的焦點
結論:主張、堅持、或總結、斷定…等
理由:支持「結論」之假設條件、事實、證據…等
德國哲學家尼采在其著作《善惡的彼端》中說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」。
用邏輯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!
用邏輯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!
用邏輯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!
下集我們將聊聊:西洋三段論。三段論的論證架構分為「大前提、小前提、結論」三部份, 其架構如下:
大前提(假設條件):如果是人(P)必會死(Q)
小前提(事實):蘇格拉底(S)是人(P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結論:蘇格拉底(S)會死(Q)
P→Q 如果P則Q 大前提
P成立 有S是P 小前提(事實)
-------- -----------
則Q成立 所以S是Q 結論
如果你願意提供生活、工作或學習中的相關案例,我們將選取適合的案例,在頻道中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。謝謝!
關鍵字:相似非難謬誤、你也一樣謬誤、同一律、偷換議題、轉移議題
本學堂提供音頻文字稿,歡迎線上閱讀。
我們的節目內容在各大Podcast、YouTube同步上架,請搜尋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謝謝收聽!歡迎下次再來到「亞瑟邏輯學堂」。